市場有風險,加盟需謹慎
2010年,湖南街頭一家以牛蛙菜品為招牌的湘菜小館開啟創業之路;2025年,這家名為“蛙來噠”的品牌已坐擁全國500+門店,成為牛蛙餐飲賽道當之無愧的佼佼者。在牛蛙品類從爭議走向近千億規模的過程中,蛙來噠用15年的堅守證明:食品安全不僅是底線,更是品牌發展的底色。
源頭革命:讓“稻蛙共生”成為產業新范式
牛蛙餐飲的爭議曾長期聚焦于食安隱患,而蛙來噠的破局之道始于對養殖端的顛覆性改革。品牌不僅率先在行業內推行“全年定價定量訂單式合作”模式,確保食材供應穩定和品質上乘,還通過自建牛蛙生態養殖基地,采用“稻蛙共生”的綠色養殖,進一步保障食材的健康和安全。同時,這一模式不僅解決了傳統養殖中的藥物濫用和水污染問題,更帶動了上游產業鏈的規范化升級。
截至2024年,蛙來噠已在全國建成超千畝生態養殖基地,覆蓋安徽、湖南、廣東等地,實現全年穩定供應。
三級檢測:用“顯微鏡”守護每一只牛蛙
從塘頭到餐桌,蛙來噠構建了一套近乎嚴苛的食品安全防線。其首創的“三級檢測機制”貫穿供應鏈全流程:捕撈前需經15天停藥期并完成抗生素殘留檢測;入庫前由第三方機構二次抽檢;門店端則進行巡回抽檢,杜絕私采食材風險。每一環節均設有明確的檢測標準和操作規范,確保食材品質有保障、流程可追溯。
這套三級檢測機制,如同給每一只牛蛙配備了“顯微鏡”,讓潛在的安全隱患無處遁形,真正做到了讓消費者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標準推動:從行業空白到規范制定者
作為牛蛙品類的拓荒者,蛙來噠始終扮演著行業標準推動者的角色。2020年,在其不斷地努力下,推動牛蛙正式納入“水產品”類別,為產業合法化掃清障礙。此后,品牌深度參與《牛蛙生產全程質量控制技術規范》《牛蛙養殖及加工技術規范》等標準的制定,這些標準的制定不僅填補了牛蛙養殖過程標準的空白,更為整個牛蛙產業提供了科學、系統的指導,有效提升了行業的整體食品安全水平。
蛙來噠通過自身的實踐與探索,不僅樹立了行業標桿,更為消費者帶來了高品質的餐飲體驗,為品牌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5年深耕,蛙來噠用“食安堅守”重新定義了牛蛙餐飲的價值鏈。從推動產業合法化到制定國家級標準,從生態養殖到透明化運營,品牌證明了一條可持續的商業路徑:在餐飲行業,安全不是成本,而是最核心的競爭力。
市場有風險,加盟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