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小龍蝦之后,牛蛙成為餐飲網紅,牛蛙館子在長沙遍地開花。長沙人做牛蛙有多好吃?長沙餐飲品牌——蛙來噠的創始人羅浩最有發言權。他和妹妹羅清憑借12道風味獨特的牛蛙菜,用13年時間,讓湘味牛蛙館走進全國90多個城市,開出300多家門店,蛙來噠成為牛蛙單品類全國領軍品牌。牛蛙憑什么如此火爆?蛙來噠又是如何走到今天?近日,羅浩向筆者一一道來。
初心 因為熱愛,從IT跨界餐飲
在轉行做餐飲之前,羅浩、羅清兄妹倆在深圳從事IT行業,已經是非常成功的企業家了。羅浩是一個天生的美食家,喜愛鉆研各類美食。于是兄妹倆一合計,回到家鄉長沙開了一家湘菜館。
“因為父母工作原因,小學二年級的我就要給自己和妹妹做飯。這激發了我對美食的熱愛,也在心里種下了開餐館的夢想。”羅浩介紹,2009年第一家店開在五一廣場三興街。
如何在競爭激烈的湘菜館中脫穎而出?羅浩想到了牛蛙。
牛蛙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湖南人有吃蛙的習慣。湖南民間一直都有紫蘇炒河鮮、炒海鮮的傳統,但是在主流的菜系中,對紫蘇的認知度并沒有那么高。牛蛙和紫蘇碰撞出絕佳效果。羅浩原創的紫蘇味牛蛙一經上市便賣爆了,獨特香辣的風味,深受消費者喜愛。200平方米30多張小桌一天要翻臺五六次。
聚焦牛蛙單品,做好做精,做出特色!于是,羅浩將目光對準了牛蛙,擯棄了除牛蛙之外的所有菜品。羅浩和團隊伙伴走訪全國,探尋食材和口味,用了五年的時間,將一只蛙做出了十二道不同風味的菜。
羅浩坦言,跟今天許多湘菜館主打一道招牌菜,并以此命名不同,當時湘菜江湖以“炒菜”為主,聚焦單品不被人理解。“我們聚焦單品,但是口味卻并不單一,可以滿足更多人的需求。”在羅浩看來,認準的事就要全力以赴。
匠心 完善標準,13年成領軍品牌
看到蛙來噠這么受歡迎,羅浩和妹妹決定深耕餐飲業,這時自然而然想到了連鎖經營。羅浩意識到要做從 1 到 100 、從 100 到 1000 的連鎖經營,必須先把 0 到 1 的商業模式打造好。
經過多年探索,2015 年,蛙來噠首次進駐長沙市中心的購物商城 7UP ,在這里迎來從 0 到 1 的突破。
“隨著生意的火爆,越來越多的人主動要求加盟。我們發現,要想真正將牛蛙美食品類打出來,把湘菜帶向全國,需要更多的力量。”羅浩介紹,通過不斷完善標準作業程序,保證產品質量,通過人才輸出、管理輸出、文化輸出等多元化的品牌發展理念,在保證門店質量的基礎上,高效快速發展。
在疫情沖擊下,蛙來噠加強內功修煉,增加外賣,實現逆勢增長,成為聚焦單品牛蛙品類的領軍品牌。2021年,蛙來噠的牛蛙總銷量達到2萬噸左右,而整個牛蛙市場總銷量在60萬噸左右。“目前,蛙來噠旗下已經有300多家門店,遍布全國90多個城市。預計今年將新增100多家店。”羅浩介紹。
在羅浩看來,牛蛙鮮嫩爽滑的口感、香辣口味極具上癮性,年輕化的消費符號受到消費者的追捧。“我們門店復購的客人可以達到30%至40%,產品對客戶的黏性也很高。
長沙作為美食之都,餐飲業百花齊放,產品創新在全國處于前列。羅浩認為,長沙餐飲行業目前需要更加規范化、連鎖化發展,需要更好地發揮產品優勢,更好地發揮協會、品牌作用,從而形成良好的行業氛圍,促進行業全面發展,更好地走向全國。
決心 捍衛生命線,推動生態化發展
近幾年國家愈發重視食品的綠色環保,一定程度上倒逼企業和供應端綠色轉型升級,讓消費者的舌尖安全更有保證。
“聚焦于牛蛙這個單品類賽道,食品安全對于我們來說是生命線。”羅浩介紹,蛙來噠希望通過上游生態化養殖來解決食品安全,結合采購端嚴密的層層把關來保證消費者的用餐安全。
蛙來噠要求供應商塘頭抽檢合格才捕撈,所有的抽檢都交給第三方權威機構檢測,經過三方把關,合格率達到了98.52%。
為了進一步把好食材關,蛙來噠一直在致力于推動牛蛙養殖生態化。2022年蛙來噠啟動了牛蛙科學養殖基地建設,通過聯合當地政府、養殖戶,在養殖專家的指導下,推動“稻蛙”養殖,推動解決養殖端水源保護、綠色生態等產業難題。
“我們希望讓湘味牛蛙走向全國更大的市場。”羅浩介紹,蛙來噠將以長沙為基地,以一線市場為核心,全面進入全國各大城市及三四線市場,更加深化品牌管理,加強供應鏈安全、門店運營、人員培訓,力爭成為牛蛙品類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