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肉質鮮美彈嫩,蛋白質含量高,牛蛙是一種具有高營養價值的食材,但是牛蛙的市場接受度不如其他的水產品那么高,消費場景以牛蛙主題餐廳或者一些飯店為主,例如牛蛙品類美食代表蛙來噠炭烤牛蛙。再加上牛蛙食材的特殊,對烹飪要求比較高,所以廣譜性不及其他肉食類。
牛蛙美食在餐飲行業發展的非常不錯,成為當下餐飲行業中最火爆的細分賽道之一,主打牛蛙美食的知名品牌蛙來噠,目前在全國已經有300多家。因此各大菜系也希望在牛蛙品類美食上推出自己的特色菜品,也能在這個賽道上分一杯羹。各種牛蛙美食餐飲店有超過4萬家。
牛蛙在餐飲市場的走紅,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這帶動了牛蛙養殖產業的飛速發展。在牛蛙養殖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缺乏相應的行業監管標準。很多養殖戶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不注重養殖的過程。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大力提倡綠色環保的理念下,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意識也越來越高,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其中尾水排放污染與抗生素成為當下阻礙牛蛙養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兩大痛點。
眾所周知,牛蛙養殖都是采用的高密度養殖。為了在有限的空間產出盡可能多的產量,高密度養殖的模式,水體質量不高,容易滋生細菌,從而導致過度用藥。
要想徹底解決牛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兩大痛點,就必須從源頭上改變牛蛙養殖的模式。“牛蛙養殖要徹底摒棄高密度養殖模式,不能再以為的追求養殖利潤的最大化,要向綠色健康養殖模式轉變。同時,行業管理部門也要提高牛蛙養殖門檻,組織科研院所加強對牛蛙養殖尤其是病害防治的研究,盡快出臺相關指導意見與技術規范,推動牛蛙養殖轉型升級。”廣東省農科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國霞如是說。
通過改變養殖模式,先關監管部門制定規范化的養殖技術,引導養殖戶落實相關政策。再加上牛蛙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全體食品安全意識,推動牛蛙產業規模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