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有風險,加盟需謹慎
說起牛蛙,大家或許并不覺得陌生。在20世紀60年代左右牛蛙被引入我國并進行推廣養殖,其肉質彈嫩鮮美,低膽固醇高蛋白質,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牛蛙,曾經是一款小眾的美食,如今已躍升為國內餐飲市場上一顆璀璨的新星。隨著其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預計2023年全國的牛蛙產業將達到驚人的680億。這一數字背后,不僅體現了消費者對牛蛙獨特風味的青睞,更凸顯了牛蛙產業的強勁勢頭。
牛蛙市場的繁榮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所致。隨著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外出就餐也不再滿足吃飽,而是追求餐飲消費的多元化。牛蛙品類美食蛙來噠于2015年在長沙開出首家牛蛙品類美食專門店,成功將牛蛙品類美食推向大眾。蛙來噠首創十二道蛙鍋,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口味。并一直在品類美食上堅持創新,這些創新不僅滿足了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也為整個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持續增長的市場需求推動下,牛蛙從一道菜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熱門的餐飲賽道。
在牛蛙美食賽道爆火的背后,牛蛙養殖業也得以迅速發展,為市場提供了充足且優質的供應。尤其是在2020年3月農業農村部明確牛蛙水產新品種身份后,牛蛙品類的發展速度提升,賽道不斷擴容。據相關報道,牛蛙品類餐飲門店數量已經達到五萬家,預計2023年牛蛙市場規模達到680億元。
然而,市場的快速擴張也帶來了不少挑戰。在入局者眾多的市場競爭中,頭部品牌想要脫穎而出就得不斷地提升自己。牛蛙頭部品牌蛙來噠聯合創始人羅清女士也曾表示:在新的環境下,餐飲企業要從特長生變成全科生 ,才能確保連鎖經營的順利發展和規模化。
展望未來,牛蛙市場仍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消費者對牛蛙的認知度不斷提高,市場需求還將繼續擴大。餐企若想順應市場發展的趨勢,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這不僅包括提升產品品質、創新菜品口味、優化服務體驗等方面,還要品牌、供應鏈、運營、組織、文化等方面下足功夫。同時,政府和行業協會也需要加大對市場的監管力度,保障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讓牛蛙美食成為更多人心中的美味佳肴。
市場有風險,加盟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