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有風險,加盟需謹慎
自2010年成立至今,蛙來噠全國門店已突破500家,成為牛蛙品類市場首家突破500家門店的餐飲品牌,是牛蛙美食賽道當之無愧的頭部玩家。
蛙來噠創始人羅清女士也曾透露,蛙來噠發展的第一目標是聚焦牛蛙單品賽道,實現千店模型。如今,蛙來噠也正朝著這一目標穩步邁進。
2010年,蛙來噠的第一家門店在長沙開業,最初的它只是街邊一家普通的湘菜餐廳,牛蛙這道菜也只是作為招牌菜和其它湘菜存在于蛙來噠的菜單里。2015年,蛙來噠決定專注聚焦牛蛙品類,并打造出第一個品牌標準化模式,也為此后的規模化擴張打下基礎。
標準化意味著可復制性,也意味著不光是產品要標準化,整個門店的打造和運營都要標準化,比如門店選址、店面設計、人員培訓等方面都需要建立一套標準規范并嚴格落實。
事實上,蛙來噠一成立,就被當做一家科技公司管理。第一家夜宵店就有自己的“廚房4D”。運營SOP快速推出,快速迭代,最快三個月就更新一版。產品未出,管理先行,產品標準化,管理模塊化。這也是后來蛙來噠能夠快速開店的重要原因。
靠著品牌加盟模式的標準化,蛙來噠在短短九年的時間里便已迅速擴張商業版圖,在全國攻城略地。有數據顯示,目前蛙來噠門店總是已超500家,門店遍布在全國100多座城市,而其中加盟店占比約90%。
網上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全國牛蛙市場規模已達600億-800億元。另外,企查查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牛蛙相關企業注冊量超670家,同比增長45.4%。截至2023年底,全國牛蛙相關企業存量已超2070家,同比增長30%。
不難看出,牛蛙餐飲仍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可以合理推測,蛙來噠還有更大發展空間,門店突破千店規模,或許并不遙遠。
市場有風險,加盟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