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噠噠說】
成功的人似乎都有一個特點:確定目標,便勇往無前!
本期的嘉賓,創業25載,是第一個把蛙來噠帶到四線城市的加盟商,也是蚌埠地區“吃蛙文化”的奠基人。
推動蛙類美食文化,越來越多的蛙來噠人在努力...
【正文】
大家好,我是一個有點要強的女人,喜歡折騰,喜歡挑戰。
在蚌埠這個四線城市,做過汽修廠、做過餐飲、做過甜品店...我覺得,這里有無限的商業可能。
20多歲,我就開始和朋友合伙創業,沒想到,這一創,就是25年!
在沒加盟蛙來噠之前,我也做過一些餐飲加盟,很遺憾都失敗了。
后來做了自己的甜品店,因為門檻太低,2個月被別人復制出了14家山寨店,我們不得不“遺憾退場”...
2015年,我把目光放在了湖南某大型餐飲旗下的一個燒烤品牌,當時非常火爆。
在去長沙7-UP商場考察門店時,卻發現他們家雖然裝修風格比較吸引人,但口味比較單一,和我預想差距較大。我覺得,對餐飲行業來說:做好回頭客,才是核心!
考察完之后,正郁郁寡歡,偶然一瞥,看見了三個字“蛙來噠”。
抱著嘗試的心態,一下子就被蛙來噠的口味吸引了:我連續吃了3天蛙來噠,十二種口味個個嘗了個遍,越吃越想吃。
這,不就是我要找的“獨一無二”的味道嗎?
老公還是支持選擇另外一家,因為當時的蛙來噠,才剛剛起步階段。
經歷了之前的創業失敗之后,我依然堅持:做餐飲,拼的就是靠譜的產品,和腳踏實地做事!
原本想著可以馬上簽約,可蛙來噠當時并沒有對三四線城市開放加盟,經過漫長地溝通交流,這才終于拿下了蚌埠第一家蛙來噠的加盟權,也是蛙來噠全國第一個四線城市的門店。
我第一次知道:做蛙來噠加盟商,也有門檻要求!
沒有誰能夠躺著獲得成功,正面市場挑戰,才能到達終點。
當時蛙來噠并不對三四線城市開放加盟,沒有案例可以參考,吃蛙在蚌埠地區并沒有形成習慣,市場也處于比較冷清的狀態,培養市場,就需要成本!
創業嘛,做第一個登上山頂的人,就一定要接受黎明前的孤獨。
做市場階段,剛開始就持續虧本了2個月。但我相信好事多磨,事在人為!
在我一籌莫展的時候,總部迅速調派了督導到店里幫扶,很快,第三個月,我們終于止住了虧損狀態,第四個月,我們就扭虧為盈。
隨著我們的顧客越來越多,原本很少吃蛙的蚌埠地區漸漸興起了“吃蛙潮流”,很多人慕名而來,同行也偷偷到店學習,各種各樣的牛蛙餐館開始出現,連隔壁的餐飲店的菜單都開始增加了“干鍋牛蛙”的菜品。
就這樣,蚌埠地區,一下子多了很多“牛蛙美食推廣員”,“吃蛙文化”迅速興起!而我們蛙來噠,也名副其實成為“蚌埠吃蛙符號”!
緊接著,我們的業績越來越高,甚至比一線城市的門店還好。而當年考察的那個燒烤品牌,現在已經在市場上消失了。
我老公說:看來你的投資眼光,確實在我之上啊!哈哈哈!
加盟蛙來噠5年了,我們一路和蛙來噠一起成長。
我接觸過的加盟品牌中,蛙來噠的督導是最愿意分享的。從來都是有問題第一時間回答,有需要第一時間前來幫扶。
我們單個門店做不了培訓,總部就早早建立了培訓機制,給門店員工技能培訓,帶加盟商學習管理。要知道,我們剛開始的餐飲創業失敗,就是因為廚師這一塊難以把控。可是現在?我一點兒都不擔心。
就說最近的吧,去年7月,我們門店的單月營業額同比下降了十多萬,這時候,總部正好組織了轟轟烈烈的門店賽馬。
作為四線城市的門店,要和全國的門店進行PK,壓力可想而知,甚至不少員工提了辭職申請,其中八成是我們的老員工。
但我知道,所有的改變,都會伴有陣痛。我安撫大家:給自己和門店一個機會。
沒想到,第一個月,我們就奪得了A級門店稱號!消息傳來,軍心大振,大家的榮譽感來了,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營業額也迅速攀升,門店質量提高了,個人收入也更多了。
到現在為止,我們在6個月的賽馬中,5次奪得A級門店的稱號。更讓我欣慰的是:門店長期以來積累的問題也一步步得到改善!
顧客滿意,員工幸福,企業發展。這不正是蛙來噠的企業文化嗎?這才是中國餐飲應該有的樣子啊!
在蚌埠這個小城市,我們在所屬商圈,已穩居前三,地區牛蛙美食市場占有率更是達到80%!
我想,這可能就是蛙來噠的不同之處:相信,相信的力量!成為更好的我們。而我也會持續奮斗,讓更多的人享用到蛙來噠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