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中國烹飪協會與海底撈、蛙來噠和其他牛蛙養殖、加工上下游企業,聯合發布了《牛蛙養殖及加工技術規范》團體標準。據悉,這是國內首個牛蛙跨界團體標準。此團標的發布,標志著牛蛙產業在餐飲供給方面更加規范化、標準化,對推動牛蛙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
近年來,牛蛙作為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材,加上其肉質細膩、口感鮮嫩爽滑且食材可塑性強等特點,受到消費者的廣泛喜愛。粵菜、湘菜、川菜、江浙菜等各大菜系競相進入牛蛙菜品研發賽道,以蛙來噠為首的牛蛙主題餐飲店也在全國遍地開花。
?
?
?
權威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國內牛蛙餐飲門店數量已超過5萬家(包括牛蛙專門店和與牛蛙菜品相關的餐飲門店),全國牛蛙餐飲市場規模已達600億-800億元。而企查查數據顯示,2023年牛蛙相關企業注冊量超過670家,同比增長45.4%;全國牛蛙相關存量企業已超過2070家,相比2019年增長了123.4%,實現翻番。
?
與牛蛙餐飲消費火爆相反的是,此前養殖端由于缺乏統一的技術規范和行業標準,嚴重制約了行業的健康發展,導致目前國內牛蛙產業還未形成較大規模化的養殖,牛蛙行業尚處于發展初級階段。
?
而此次發布的《牛蛙養殖及加工技術規范》團體標準,也是為了從技術規范的角度指導牛蛙標準化養殖與加工。該標準涵蓋了牛蛙養殖全流程,同時詳細規定了養殖后加工技術要點、運輸貯存、管理制度和人員培訓等環節的具體要求,為牛蛙產業的高標準養殖與加工提供了指引。
?
?
?
作為國內的知名牛蛙餐飲品牌,蛙來噠對此次團標的起草和制定起到了推動作用。據了解,為了讓消費者吃到放心的牛蛙美食,早在多年前,蛙來噠就致力于推動牛蛙規范化養殖。
?
比如,蛙來噠是行業內率先實現和上游簽訂全年定價、定量收購合同的品牌方,通過訂單式合作,敦促上游無抗牛蛙、廢水處理等環節的生態化把控,從而推動了上游養殖產業規范化。另外,從2018年開始,蛙來噠便深入上游自建“生態養殖”基地,借助自身影響力,規范養殖技術、用藥安全等,從源頭保障牛蛙食材的安全。
?
2022年,蛙來噠更是啟動了牛蛙科學養殖基地建設,通過聯合當地政府、養殖戶,在養殖專家的指導下,推動“稻蛙”養殖,推動解決養殖端水源保護、綠色生態等產業難題。
?
?
?
除此之外,蛙來噠還在行業內率先打造了“牛蛙三級檢測機制”,通過塘頭、倉庫、門店三級進行檢測,嚴格管控牛蛙從塘頭到餐桌的每一環節,在短短幾年內蛙來噠牛蛙檢測的合格率就達到了98%以上。蛙來噠嚴格的供應鏈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牛蛙水產養殖行業的標準化和規范化。
?
展望未來,相信在《牛蛙養殖及加工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的規范下以及牛蛙上下游企業的共同努力下,牛蛙產業勢必將進一步地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