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一道菜帶火一家餐廳,甚至一個品類,成為餐飲行業的新常態,一些聚焦單一品類的餐飲品牌逐漸興起,其中蛙來噠是國內最先聚焦牛蛙單品類的餐飲品牌之一。
蛙來噠的創始人是一對來自湖南長沙的兄妹,哥哥羅浩,妹妹羅清,歷經14年的時間,兩人將蛙來噠從長沙的一家街邊普通湘菜餐廳變成了如今的全國性連鎖餐飲品牌。
事實上,在蛙來噠之前,羅清已經成功做出了一家科技公司,并且早已過上了財富自由的退休生活,然而退休期間,哥哥羅浩一直反復提及想開一家餐廳。
于是2010年,已經退休一年的羅清,跟哥哥一起投資開了一家餐廳——蛙來噠,當時的它是一家街邊店,主要做湘菜,牛蛙是招牌菜,因為哥哥羅浩十分擅長美食,蛙來噠開店后很快就火了。
在2010年到2014年這個時間段里,蛙來噠一直保持著盈利,但40%的盈利來自夜宵,而夜宵要跑出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是很難的。并且在此期間,兄妹倆相繼探索了四五種餐飲經營模式,最后都以失敗告終。
2015年,蛙來噠迎來了新的轉折點,創始人團隊在經過全球調研和學習后,決定將門店的產品聚焦在牛蛙單品方向上,并砍掉了其他所有品類的相關菜品,確定了以牛蛙單品為主打的核心發展戰略。
選擇牛蛙單品似乎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一方面,蛙來噠誕生于湖南,在這里牛蛙是一道常見的美味,群眾基礎廣泛, 無需教育市場;另一方面,哥哥羅對牛蛙這一食材有著獨到的見解。
隨后,轉型升級后的第一家商場門店也在長沙五一廣場7mall購物中心亮相,并火爆出圈。同年蛙來噠正式開啟了連鎖加盟模式,將總部從長沙搬到了深圳。
而在此之前,國內還沒有連鎖的牛蛙餐廳,甚至連專門做牛蛙的單品店都沒有幾家,蛙來噠很容易就成為這個品類的開創者和引領者,短短幾年時間,旗下門店就在全國遍地開花,截至目前,已成功進駐100多座城市。
從長沙一家街邊小店到成為全國性的牛蛙品牌,蛙來噠的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的。
2020年牛蛙被卷入“野味風波”,外賣平臺上含有蛙類字眼的門店信息全部被屏蔽了,主營牛蛙菜品、擁有上百家門店的蛙來噠自然不能幸免。同時,蛙來噠的全部線下門店也被有關部門要求暫停營業。
面對這樣近乎毀滅性的打擊,蛙來噠仍然展現出極好的抗風險能力,首先蛙來噠緊急制定了說明文件,將牛蛙的養殖現狀、產業鏈結構,以及蛙來噠的品牌介紹、生態養殖基地介紹、門店牛蛙食材的第三方檢測報告等信息清清楚楚、毫無保留地列舉出來。
與此同時,羅清和蛙來噠團隊開始大量收集、查詢牛蛙相關的歷史文獻、期刊等資料。最終,將牛蛙屬于水產養殖范圍的相關證明資料提供給了相關部門,切切實實為牛蛙正了名。2020年3月4日,農業農村部正式印發文件,明確了牛蛙水產新品種的身份。
自此,牛蛙品類的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越來越多的餐飲創業者涌入這一賽道。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國內牛蛙餐飲門店數量已經超5萬家(包括牛蛙專門店和與牛蛙相關的餐飲門店)。其中蛙來噠作為牛蛙美食賽道的開創者和引領者,發展勢頭迅猛,門店數已突破500家,成為牛蛙行業的頭部企業。